图片展示

VOCs短板日益凸显,企业废气治理的该从何处发力?

发表时间:2022-11-11 17:16:03

挥发性有机物(VOCs)是PM2.5和臭氧污染的重要前体物。‘十四五’规划纲要明确要推进PM2.5和臭氧协同控制,提出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整治,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下降10%以上的任务目标。新形势下的蓝天保卫战迫切需要全面加强VOCs综合治理。

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张大伟副司长致辞

线上会议截图

11月4日上午

在第十一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(VOCs)

减排与控制会议上

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

张大伟表示

据了解,今年1月-10月,全国臭氧浓度同比上升了6.4%,是常规监测的6项污染物里面唯一不降反升的污染物,而且受长时间的高温、干旱等不利条件的影响,多个省市的臭氧浓度创出了历史新高。

“与我们传统的二氧化硫、烟尘、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相比,VOCs治理有它的特点,当前的工作基础依然薄弱,已经成为大气环境治理领域最明显的短板。”张大伟指出。

VOCs治理四个“不到位”

张大伟介绍,当前,VOCs治理主要表现为四个“不到位”,即源头控制不到位、污染治理不到位、规范管理不到位、监管能力不到位。

源头控制不到位

目前低VOCs含量涂料、油墨、胶粘剂、清洗剂等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措施明显不足。据统计,我国工业涂料中水性、粉末等低VOCs含量涂料使用比例不足20%,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40-60%的水平。

污染治理不到位

我国VOCs治理市场起步时间晚、准入门槛低,监管能力差,导致治污设施质量良莠不齐,应付和无效治理等现象突出。

● 一是无组织排放触目惊心。大量企业未针对VOCs无组织排放采取有效管控措施,对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密闭、收集处理不落实,中小企业问题尤为突出,储罐、装卸、敞开液面、工艺过程逸散等问题屡见不鲜。研究表明,我国工业VOCs排放中无组织排放占比达60%以上。

● 二是简易低效设施泛滥成灾。当前VOCs治理领域充斥着大量低温等离子、光催化、光氧化等简易低效设施,减排效果约等于零。部分地区使用率甚至达80%以上。

● 三是高效治理装备形同虚设。部分企业由于设计不规范、系统不匹配、密闭不到位、收集不彻底等原因,即便使用高效治理技术,治污效果也大打折扣。

规范管理不到位

● 一是管理制度不完善。如部分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的企业长期不更换吸附材料。

● 二是操作规程不健全。如部分采用燃烧、冷凝治理技术的企业运行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,设计要求燃烧温度800度以上,实际运行500度—600度,设计冷凝温度零下20度,实际可能就在0度以上。开展LDAR检测工作的企业未按规程操作,甚至弄虚作假,泄漏检出率远低于实际。

● 三是责任意识淡薄。部分采用PLC系统监控的RTO等高效治理设施,控制模块没有安装数据存储卡,无法查看历史运行和应急旁路控制阀开启记录等,存在逃避监管漏洞。

监管能力不到位

一是自行监测质量不高,因为点位设置不合理、采样方式不规范、监测时段代表性不强等,导致对企业的监测质量普遍不高;二是检测设备不齐全,一些重点企业未按要求配备自动监控设施,涉VOCs排放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缺乏有效的监测溯源与预警措施,不少环保基层执法部门没有配备便捷式检测设备,导致现在VOCs领域偷排偷放问题没有办法及时发现和处置。

下一步将进一步提高VOCs治理的科学性、针对性

针对上述问题,近年来,生态环境部采取有力措施,稳步推进VOCs综合整治。

“从2020年开始,生态环境部连续三年开展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夏季监督帮扶,推动重点行业VOCs治理水平不断提高,监测监管能力持续加强。”张大伟表示,下一步,将进一步提高VOCs治理的科学性、针对性和有效性,突出分类管理、分业施策,深入推进石化、化工、工业涂装、包装印刷、油品储运销等重点行业VOCs综合治理,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率先取得突破。

主要措施有五个方面:

第一,全面加强源头替代

加快推进低VOCs原辅材料、产品,以及生产工艺的研发创新和升级,聚焦汽车整车制造、汽车维修、木质家具制造、汽车零部件、工程机械、钢结构等工业涂装行业、包装印刷行业及电子行业推广,从根本上减少VOCs产生,从源头使广大涉VOCs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摆脱治理、监管“双难”困境。

第二,全面加强排放控制

● 一是强化无组织排放监管

● 二是建设适宜高效的治污设施

● 三是实施园区和集群综合治理

第三,全面加强监测监控

● 一是修订重点排污单位名录

● 二是提升企业检测能力

第四,全面加强监督执法

● 一是加大执法监管力度

● 二是强化远程监督帮扶

● 三是惩治低价中标乱象

第五,全面加强技术创新

当前环保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。充分借助VOCs治理产业发展迅猛之势,强力推进涉VOCs主流控制技术的高精尖产业和重大技术配套装备生产应用,培育具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,为VOCs综合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。

科技加持,护蓝天

2022年的VOCs污染治理工作将与碳减排紧密结合,按照源头替代、过程控制、末端治理、精细管控的体系,重点发展绿色低碳治理技术。

而要想更好地治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挥发性气体,需要科技和创新的加持,作为专业的废气治理解决方案全球提供商和厂家供应商,中自催化利用自身优势为VOCs的治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,还积累了丰富的客户案例和实战经验,在“大风量低浓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与关键技术及应用”项目中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;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,备受市场瞩目。

中自催化将为了助力“十四五”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,持续改善生态环境,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,利用自身优势更好的服务客户,为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

四川中自催化环保服务有限公司  版权所有

在线咨询

您好,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!

联系方式
全国服务热线
400-8484-456
合作热线
028-87868227
扫一扫二维码
二维码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